-
浙江奉化 雪竇山雪竇寺
雪竇山位於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著名的國家級風景旅遊區,早在漢代就有“陸上天台、海上蓬萊"之美譽。五代時布袋和尚於此應化,此乃為大慈彌勒菩薩道場。 雪竇寺與彌勒有緣。彌勒化身布袋和尚是奉化長汀村人,出家、圓寂於奉化市區岳林禪寺,常去雪竇寺做佛事,因此岳林寺、雪竇寺均為"彌勒應跡聖地”。 大佛坐北朝南,為銅質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態為造型的中國化彌勒佛像。大佛居高臨下,與整個岩體連成一體,紮實堅固,穩如磐石,宏偉壯觀,氣勢非凡,寶相莊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建造露天彌勒大佛,是奉化市旅遊發展史上的大手筆,也是一件繼往開來的文化盛事。
-
貴州銅仁 梵淨山
梵淨山是「貴州第一名山」,「武陵第一峰」,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印江縣、江口縣、松桃縣三縣邊境,方圓達六、七百里,其最高峰——鳳凰金頂(鳳凰山)海拔2572米,朝拜地——老金頂(梵淨山老山)2494米,新金頂(新山)2336 米。梵淨山是西南地區著名的千年佛教名山。宋代,佛教已正式傳入梵淨山。北宋初年,在該山西麓的思邛縣興建了貴州省較早的一座寺院——西岩寺(今印江縣城郊)。(道光)《印江縣誌》云:「西岩寺……宋時建。」《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印江)縣西五里,宋時建。」《貴州名勝古蹟概說》云:「西岩有寺,宋跡也。」西岩寺建於北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965年),歷代多次重修,後毀於「文革」,是貴州境內一座有一千年歷史的著名古寺,實為梵淨山佛教的祖庭。
-
雲南賓川 雞足山 大迦葉尊者道場
雞足山位於雲南大理州賓川縣,因主峰形如雞爪而得名,又稱九曲山、青巔山,自古即為佛教聖地。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大弟子大迦葉尊者奉佛衣缽至此入定,等待未來佛彌勒降世,親授佛衣,象徵佛法的延續與不斷,因此被尊為摩訶迦葉道場,有「中華第一聖山」之稱。 山勢蜿蜒,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公尺,雲霧繚繞、古木參天,自然景觀壯麗,亦為歷代修行閉關之地。山中主要建築包括祝聖寺、金頂寺、楞嚴塔、華首門與迦葉殿。祝聖寺為虛雲和尚於清末重建,寺中保有孫中山、梁啟超、徐悲鴻等人書匾,為近代佛教重鎮;金頂寺所藏楞嚴塔高達42公尺,是山中最具代表性的佛塔建築;華首門則是傳說中大迦葉尊者入定之所,傳信徒於此叩首,可感應尊者慈光,甚至夢見佛菩薩示現。 雞足山融合漢傳、藏傳與南傳佛教,同時與道教與民間信仰交融,宗教氣息濃厚,文化底蘊深厚。傳說尊者將佛衣密藏於山中岩洞,閉目入定,歷代高僧常至此修行,冀望接續大迦葉願力,迎接彌勒降生。登臨金頂可遠望洱海、蒼山與玉龍雪山,被譽為「絕頂四觀」,每逢朝霞、雲海、星空,皆如夢似幻。雞足山是一處結合佛教傳承、自然勝景與神話故事的靈山寶地,是朝聖修行與文化探索不可錯過之地。
-
雲南賓川 雞足山祝聖寺
祝聖寺,原名迎祥寺,又名缽盂庵,是雞足山一座龐大的建築群,系虛雲和尚親自在國內外募化功德創建,清光緒賜名"護國祝聖寺",為十方叢林大剎。 說到祝聖寺,就不能不提到虛雲和尚。據史料記載,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虛雲先後應昆明笻竹寺和大理崇聖寺的邀請,到兩所寺院講經傳戒。結束後,便在當時雲南提督李福興的幫助和賓川知縣的具體辦理下,來到他嚮往已久的佛教聖地雞足山,並住進了早已無人居住的迎祥寺。 為了重修寺廟,虛雲開始接待在四方朝山者的同時還親自外出募化。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虛雲赴京請領清宮內務府所刊的藏經《龍藏》,不久得到光緒皇帝的恩准,除欽賜《龍藏》外,還御賜紫衣、缽具,玉印、錫杖等,同時對迎祥寺加贈名為"護國祝聖禪寺",封賜主持虚雲為”佛慈洪法大師"之號,希望虛雲回山傳戒,護國護民。
-
雲南賓川 雞足山金頂
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為著名佛教聖地、摩訶迦葉道場,亦為佛教、道教、本地巫教等宗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宗派的交匯地。該山原名青巔山、九曲山,因山峰形似雞爪,漢地古人認為此處就是佛經中記載的「雞足山」,爲摩訶迦葉尊者持釋迦牟尼佛衣缽安住等待彌勒菩薩下生成佛處,據說尊者就入住於華首門旁的山石中。
-
雲南賓川 雞足山華首門
華首門位於雞足山頂峰天柱峰西南側的天然絕壁之上,以奇、險著稱,亦因傳為迦葉尊者入定之地,而在佛教信仰中佔有極高地位,被尊為「中華第一門」。整座石門高約四十米、寬二十米,如刀削斧鑿般嵌於萬仞絕壁之上。圓形石崖自上突出近三米,中央一道垂直石縫將石壁劃為雙扇,縫中自然懸垂的數塊岩石,形如石鎖。門楣簷口輪廓分明,遠觀猶如天闕開合,氣勢莊嚴,仰望之際直入雲霄,俯瞰則是雲霧繚繞的萬丈深谷,令人心生敬畏。 傳說中,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迦葉尊者持佛祖金縷袈裟與盂缽至此入定,等待未來佛彌勒出世,方將石門開啟,傳承佛法衣缽。因而此門自古被視為聖境要道,非緣者不得輕啟。門南側有一眼金雞泉,又稱眼藥泉,相傳為迦葉弟子追趕不及、痛哭流淚所化,泉水清澈甘潤,民間認為可洗眼明目,至今仍有眾多信徒前來取泉洗目,祈求痼疾痊癒。 歷代名士高僧皆曾駐足於此,徐霞客讚其「雙闕高懸,一丸中塞,仰之彌高,望之不盡」,虛雲和尚、楊升庵亦有題詠。華首門既為地形奇觀,更蘊含佛法深意,凝聚著千年守候與靜默傳承的信仰光芒,是登臨雞足山不可錯過的重要聖境。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