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藝術》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樂山大佛.大足石刻.榮縣大佛 8 日
.jpg)


.jpg)
.jpg)


.jpg)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
峨嵋山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聖地,是“普賢菩薩道場” 峨嵋山佛教稱為光明山。山脈由岷山伸展而出,崗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一百八十餘公里,周圓五六百公里。全山突起三主峰,稱為大峨、中峨、小峨,一脈相連,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公尺。自山麓至山頂五十餘公里有七十餘寺院、四十餘山洞、百餘石龕。其中聖壽萬年寺為普賢菩薩示現之中心道場;其起源乃因晉時蒲翁見普賢菩薩顯現,遂於此山建白水普賢寺,後歷經各朝代重修,明萬曆年間,改稱萬年寺。此外另有伏虎寺、報國寺、清音閣、黑龍江棧道、仙峰寺、金頂、光相寺等,皆極著稱。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唐宋逐漸轉盛,至清末,寺廟多達150餘座。現山上有各具特色的古剎30餘處,四季晨鐘暮鼓、香煙迷漫、佛音繚繞。
吉樂朝聖旅遊-專業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旅
1.吉樂朝聖旅遊,朝禮中國四大名山,峨嵋山、普陀山、五台山、九華山,禮佛朝聖深度體驗。
2.吉樂旅遊可安排素食餐,菜色豐富,環境舒適,為前往佛教名山禮佛之旅客貼心訂製。
3.吉樂旅遊特約朝聖領隊導遊,慈眉善目,熱心服務,非一般旅行團之觀光導遊,全程無購物。
4.吉樂旅遊安排當地特色酒店,誠心禮佛朝禮,不花費過多預算住宿高檔高價酒店,不安排離景點過遠低價酒店,在吉樂旅遊良好的酒店預算規畫之下,保障團體品質。
5.專營精緻小團體,全程客製化,最低6人組團即可出團【旅遊小車、專團導遊】,不需湊滿16人整團才得出團,景點時間充裕自由度高。
台北/成都/峨嵋山
今日集合於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搭乘豪華客機直飛飛往大陸,前往成都。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的美稱。2001年出土的金沙遺址,已經將成都建城歷史提前到了西元前611年。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出產的“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搭車前往峨眉山。
- 早餐:N/A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峨嵋山/世紀陽光酒店 或同級
峨嵋山/雷洞坪/金頂景區(纜車)/華藏寺/臥雲禪寺/萬年寺
酒店早餐後,前往【峨嵋山】山路沿途有較多猴群,常結隊向遊人討食,為峨嵋山一大特色。峨嵋山是上古學仙修道聖地之一。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主要崇奉普賢大士,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 。搭景區環保包車至雷洞坪纜車搭乘處,乘坐大型「登山覽車」(可乘約50人)登上海拔3077公尺的【金頂】是以「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等四大奇觀聞名於世。漢末,佛家便在此建立寺廟,唐宋逐漸轉盛,至清末,寺廟多達150餘座。現山上有各具特色的古剎30餘處,四季晨鐘暮鼓、香煙迷漫、佛音繚繞。2006年春天金頂華藏寺重建開光。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個十方普賢的藝術造型。【華藏寺】全稱為「永明華藏寺」,位於峨眉山金頂主峰,海拔高度3077米。與「金頂寺院」合二為一,統稱華藏寺,其意各有所表。該寺其歷史沿革緣起普賢顯相的「蒲公追鹿」和奉漢明帝旨建之傳,創建於西元一世紀,應為峨眉山最早寺院之一,是峨眉山八大重點寺廟之一。續前往【萬年寺風景區】為普賢菩薩示現之中心道場;起源晉時蒲翁見普賢菩薩顯現,內供奉有北宋時期鑄造的造型精美的重達62噸的普賢騎象銅佛像,它與興建於元代的峨嵋飛來殿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明代磚殿彷印度佛寺而成,上為半球形屋頂,下為正方形殿堂用磚砌成通體無樑。山中現在文物古跡點164處,藏品近7000件,其中屬國家定級保護的有850多件。
.jpg)
峨嵋山 金頂.華藏寺.臥雲禪寺
.jpg)
峨嵋山 萬年寺
- 早餐:酒店內享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峨嵋山/世紀陽光酒店 或同級
峨嵋山/樂山大佛/榮縣大佛寺/重龍山摩崖石窟/大足
酒店早餐後,前往【樂山大佛】背靠淩雲山,腳踏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氣勢雄偉。坐落於樂山城東的岷江、青衣江、大渡灌三江匯流處,是一尊依山鑿成,樂山大佛因而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佛,俯視浩蕩江流與錦繡紅塵已有一千多年。【大佛禪院】,作為朝拜峨嵋山的第一門戶,是前往峨眉祈福、朝拜的第一站,也是必去之地。整個寺廟富麗堂皇、雄姿宏偉、氣勢磅礴,因寺內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銅像,明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特意賜寺名“大佛寺”。【榮縣大佛寺】景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城區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讚譽。大佛寺座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岩)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資中【重龍山】位於城東北一里處,有明代所建永慶寺等古殿宇及隋、唐刻摩崖造像達160龕、1648尊,大都保存完好。造像旁還有許多自唐以來的名人題記、題詞。永慶寺現有藏品1700餘件,包括蘇東坡、黃庭堅等名人的書法碑及袁枚、曾國藩、張大千的書畫。以黃庭堅的《幽蘭賦》碑最為名貴,是稀世珍品。欣賞完後前往用晚膳。

峨嵋山 樂山大佛
- 早餐:酒店內享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大足/龍景國際酒店 或同級
大足/南山石刻/寶頂山/北山石刻/石篆山/大足
酒店內早餐後,【南山石刻】開鑿於西元1131年間,古名華廣山,素有南山翠屏的美譽,主要有三清古洞、後土聖母龕、龍洞、真武大帝龕等道教題材。南山石刻以三清古洞為代表,是中國石窟藝術中神仙造像最豐富最集中石窟,共刻有421尊造像。以道教最高神“三清”為主,配刻以“四禦”及聖母、王母等群神,在中國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雕刻最為精美。【寶頂山】最初名僧趙智鳳於此建石窟寺,歷時70餘年建成。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北山石刻】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以大佛灣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觀音坡、營盤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處。長達500多米。岩高約7米,沿崖造像。從南到北形狀若新月,北山摩崖造像近萬尊,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造像題材51種,以佛教密宗為主。【石篆山】摩崖造像為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在石窟中罕見。其中,第6號為孔子及十哲龕,正壁刻中國大思想家、儒家創始人孔子坐像,兩側壁刻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這在石窟造像中,實屬鳳毛麟角。第7號為三身佛龕。第8號為老君龕,正中鑿中國道教創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師像。據造像記知,以上3龕造像均為大莊園主嚴遜出資開鑿,同為當時著名雕刻匠師文惟簡等雕造。
- 早餐:飯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4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大足/龍景國際酒店 或同級
大足/孔雀洞/華嚴洞/毘盧洞/茗山寺/臥佛院/安岳
酒店早餐後,【孔雀洞】以雄奇的自然景觀和精湛絕倫的孔雀洞石刻藝術成為當今懷幽訪古的最佳去處。《安嶽縣誌》記載,明隆慶四年(1570)僧崇智在此建寺,因先人刻有孔雀明王,故命名孔雀寺。清康熙53年(1714)僧寂光重建寺廟。【華嚴洞】有開鑿於北宋建隆元年(960)的華嚴洞和開鑿於南宋嘉熙四年(1240)的大般若洞兩大石窟,內有宋代造像159軀,歷代碑刻題記24處。華嚴洞石窟約700立方米,華嚴洞造像,以密宗為主,是釋、道、儒同窟造像,題材達39種。【毗盧洞】石刻造像是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毗盧洞位於安嶽縣城東南的石羊鎮赤雲片區油坪村塔子山上,距縣城45公里。安嶽至大足的公路橫穿塔子山腳。這裡,山巒疊翠,岩石峭立,毗盧洞就鑿在這些磊磊秀石之中。毗盧洞其實是毗盧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觀音堂的總稱,現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題記32處。【茗山寺】位於安岳東南60公里的頂新鄉民樂村虎頭山巔,因山勢形似虎頭,故茗山寺又名虎頭寺。寺廟始建于唐元和年間,造像多為北宋時期所刻,古樸且體量不小。安嶽的造像石窟似乎都不在意身光、頭光等的裝飾,但佛像、菩薩像的頭冠都很華麗精美,表情凝重又不失親和力。淨慧岩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宋。【臥佛院】摩崖造像分佈於「幾」字形山溝中的南北兩崖壁,在總長約500米的崖壁上鑿有139個石窟,共有造像1600尊,佛經約26萬字。其開鑿年代始於唐代,北宋後衰落。最著名的造像是北岩4號窟「釋迦摩尼涅磐圖」,即俗稱的「臥佛」,全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1米。南岩以石刻佛經為主,共15窟。
- 早餐:酒店內享用
- 中餐:風味料理 6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安岳/菲美斯酒店 或同級
安岳/遂寧廣德寺/水寧寺/巴中摩崖石窟群/巴中
酒店內早餐後,【遂寧廣德寺】始建於唐朝(西元618年前後),距今已有近1400年歷史。自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765年)克幽禪師開山闡教以來,香火興盛,高僧輩出。曆受唐、宋、明三朝九帝十一次敕封,是古代朝廷最早欽定的觀音道場、皇家禪林。寺廟依山而建,規模宏大,曾主領川、滇、黔三百餘佛教寺院,建築形仿京城故宮排列,寺內古建築群無不彰顯著它作為“皇家禪林”的尊貴與莊嚴。【水寧寺】又名始寧寺,已廢。造像長約45米,共11龕、126尊。雕像最精美的是一、二、三、四、八龕。造像色調仍系原裝,色澤柔和,給人以舒適明快之感。尤以一龕的地藏和二菩薩、二飛天,表現尤為生動活潑。地藏右手執杖,左手執缽,面露微笑;二菩薩溫柔嫺靜,體態婀娜;二飛天手執物,淩空起舞,如從天而降,是造像的代表作。【南龕摩崖造像】是中國隋至宋代佛教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縣城南1公里化成山。現存龕窟133個,造像2100餘尊。始鑿于隋,多為唐代造像。此外,宋代2龕、清代2龕、民國時期5龕。最早的造像題記為唐開元二十八年(740)。造像分佈在雲屏石、山門石千佛岩、大佛洞、佛爺灣一帶長約350米的崖壁上。【北龕摩崖造像】現存造像34龕,像348尊。始造于初唐,以盛唐造像最多。主要內容有:七佛、釋迦、彌勒佛、菩提瑞像、二佛並坐、三佛、釋迦老君並坐、藥師觀音地藏並立、觀音立像和清代的碑刻、墓塔等。【西龕山石窟】現存造像90餘龕,分佈在龍日寺、流杯池、佛爺灣三處,為巴中現存石窟中內容最豐富者。佛爺灣位於山腳下,又稱西龕寺,現存龕像集中分佈于南北向的一崖面上,共50餘龕。內容有釋迦佛、彌勒佛、菩提瑞像、七佛、釋迦多寶並坐、釋迦彌勒並坐、阿彌陀佛與五十菩薩、觀音菩薩、釋迦老君並坐及墓塔和碑刻等。絕大部分像龕鑿于盛唐,其中1 0號龕側有開元三年(西元715年)的造像記。
- 早餐:飯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4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巴中/麗景酒店 或同級
巴中/廣元/千佛崖造像/皇澤寺摩崖造像/昭覺寺/成都
酒店內早餐後,【千佛崖造像】開鑿於北魏晚期,隋、唐、宋、元、明均有鑿建,以唐代居多,清代後未再開鑿新的造像。造像沿嘉陵江東岸分佈,南北長388.8米。原有造像一萬七千餘尊,1936年修建川陝公路時毀去大半,現存龕窟848個,造像七千餘尊。主要龕窟有大佛洞、三聖堂、藏佛洞、蓮花洞、千佛窟等。【皇澤寺摩崖造像】始鑿於北魏晚期,歷經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斷雕鑿,至中唐時期趨於衰落,持續時間300多年。現存造像57窟龕、大小造像1200多軀。【廣元觀音崖】唐代造像,以文殊,普賢,觀音為主。現存唐代天寶,元和年間造像132龕,442身,造像距今已1230年之久,佈局合理,且周圍綠樹成蔭,是觀賞嘉陵風光的地方。昭覺寺位於成都市北郊5公里,素有川西“第一叢林”之稱,在唐貞觀年間(627-649)改為佛刹,名建元寺,宣宗時賜名“昭覺”。宋崇寧年間(1102-1106)佛果克勤(宋高宗賜號圓悟禪師)說法於寺,複名昭覺。南宋紹興初年,敕改昭覺為禪林。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宇規模宏大,林木蔥蘢,為成都著名古刹之一。
- 早餐:飯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4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成都/賽倫吉地酒店 或同級
成都/彭州九龍山水懺道場/四川省博物館/大聖慈寺/台北
酒店內早餐後,【彭州九龍山】悟達禪師作了《水懺文》,引導人們懺悔宿業,佛教中的「三昧水懺」,就是悟達國師後來傳下來的。《慈悲三昧水懺》共三卷,係依宗密《圓覺經修證儀著錄》而成。本懺以淨除三障為因,作祖成佛為果。主旨在解冤釋結,消除往昔罪惡,回向無上菩提。時至今日懺悔法尚在漢地流通,造福無邊。【四川博物院】是一座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青羊區,浣花溪公園旁,始建於1941年,是中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藏品數量在中國大陸各類博物館中位居第六,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399件。四川博物院是藏品分為陶瓷類、磚石類、金屬類、錢幣類、書畫類、民族民俗類、碑帖類、近現代史類八大類,具有濃郁巴蜀地方特色。【大聖慈寺】,又稱大慈寺,俗稱太慈寺,訛呼太子寺。相傳始建于魏晉時期,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賜匾「敕建大聖慈寺」;廟門前的「大聖慈寺」匾額,是唐肅宗李亨禦筆親題,古稱「震旦第一叢林」。
- 早餐:飯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40 RMB
- 晚餐:風味料理 60 RMB
溫暖的家
航程 | 航段 | 起飛時間 | 抵達時間 | 航空公司 |
---|---|---|---|---|
去程 | 台北桃園→成都 | 08:25 | 12:00 | 中華航空 CI 551 |
回程 | 成都→台北桃園 | 13:25 | 16:50 | 中華航空 CI 552 |
行程報價包括下列費用:
1.全程機票費用、機場稅、附加燃料費。
2.行程表所列:餐食/ 酒店/ 車資/ 船資/ 門票/ 活動費。
3.旅遊責任險500萬+ 20萬醫療險/ 海外急難救助險/ 行李不便險。(限由台灣出發)
4.如遇到不可抗力之因素,本公司保有更動航空公司班次、調整行程交通順序之權利。
5.旅客於行程中如須更動調整行程,本公司將會全力配合修正,力求圓滿。
.jpg)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古拜經台.牛首山 5 日
.jpg)
《五台山》五方大朝台.清涼寺.菩薩頂 6日
.jpg)
《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水懺道場.蒙山.樂山大佛6日

《普陀山》天台山國清寺.南海觀音6日
.jpg)
《江蘇狼山》大勢至菩薩道場.無錫靈山大佛.南京牛首山.雞鳴寺 5 日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