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天台山國清寺.南海觀音6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南海觀音道場
浙江普陀山與山西五台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嵋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聖地。「普陀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唯一座落海上的佛教勝地。位於舟山群島東南部海域,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公尺,其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悠久的佛教文化溶彙一起,成了名揚中外的「海天佛國」。
浙江天台山【天台宗】發源聖地
浙江天台山,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所在。早在隋代,智顗大師即在此開創宗風,將《法華經》教義融入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山中靈氣氤氳,國清寺、華頂、方廣等名勝古剎交織著禪意與歷史。對無數信眾與修行人而言,天台山不僅是一處山水勝地,更是一場關於「法華三昧」的心靈回歸之旅。
台北/寧波/雪竇寺/雪竇山大佛/天台山
今日上午集合於桃園機場,搭乘直飛班機飛往浙江的港口城市【寧波】,續往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浙江寧波市奉化溪口蔣氏故里千年古剎【雪竇寺】全稱雪竇資聖禪寺,坐落於"秀甲四明"的雪竇山山心,九峰環抱,瀑布齊鳴,景色秀麗,有"海上蓬萊,陸上天臺"之譽。南宋時被定為"五山十剎"之一,明時被列入"天下禪宗十剎五院",今稱佛教第五大名山-彌勒道場。現今的雪竇寺規模宏大,照壁上書有"彌勒道場"四個大字,兩邊佛殿、廂房、鐘鼓樓,遠望恰似位居補處的兜率天宮彌勒淨土。【彌勒大佛】像高三十八米(興建費約台幣八億元)。中國人對彌勒佛情有獨鍾,布袋和尚大肚和笑臉具有特別的親和力。彌勒佛是五代後梁時的奉化人布袋和尚法名契此,長于奉化長汀村,號長汀子,出家後常在奉化各大寺院遊走,風景秀美的雪竇山是他常來常往之地。雪竇山千年來香火興盛,在海內外影響也與日俱增。前往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天台山下酒店。

浙江奉化 雪竇山雪竇寺
- 早餐:N/A
- 中餐:機上使用
- 晚餐:風味料理
天台山/天台山大酒店 或同級
天台山/國清寺/智者塔院/舟山跨海大橋/印象普陀秀/朱家尖
酒店早餐後,前往天台山【國清寺】,此為中國創立的第一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之意,改名為國清寺。國清寺與濟南靈岩寺、南京棲霞寺、江陵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寺內有中國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頂大師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鬱鬱蔥蔥。另有紀念唐代詩僧寒山、拾得、豐干的「三賢堂」、重13噸的明代釋迦牟尼青銅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羅漢,以及王羲之、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跡。寺外有紀念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為編製《大衍曆》而至國清寺求算學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與「一行禪師之塔」等。【智者塔院】為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初修之所,始建於隋開皇十七年(597年)。院內供奉一座石制智者大師肉身塔,塔雕典雅精緻,塑像神態逼真。另有唐元和六年(811年)翰林學士梁肅撰、台州刺史徐放書的《智者大師修禪道場碑》。塔側古道上有天台宗祖師章安、荊溪、幽溪之墓,附近亦留有摩崖石刻。經【舟山跨海大橋】前往朱家尖,晚間欣賞【印象普陀秀】。該劇場設於朱家尖原觀音文化苑,朱家尖自古為普陀山廟宇所在,是觀音道場的重要組成。演出結合山水場景、聲光效果與現場表演,呈現普陀文化的靈性內涵與地方風貌。演員多為當地青年,表演真摯動人,情感充沛,讓人沉浸其中,彷彿踏入一場視覺與心靈的共修之旅。今晚住宿於【朱家尖】。
.jpg)
峨嵋山 聖象峨眉十方普賢夜秀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 晚餐:風味料理
朱家尖/海中洲大酒店 或同級
朱家尖/碼頭快船/法雨寺/雙泉禪院/普濟寺/普陀山
酒店早餐後,搭船前往海天佛國【普陀山】位於杭州灣外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島嶼。華嚴經曾提及補怛洛迦島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和洛迦山便是以此諧音而來。前往【法雨寺】又稱普陀山後寺,位於普陀山後山南麓,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初名海潮庵。後因康熙帝御賜「天花法雨」匾額,改名為「法雨禪寺」。經康熙時期大規模擴建,殿堂樓閣達200餘間,占地47600平方米,成為普陀三大禪寺之一。法雨寺依山就勢,層層升高,自前至後六重殿宇,共245間。其中觀音殿,外觀金碧輝煌,內部華麗精緻。【雙泉禪院】位於普陀山象王峯東北麓,千步沙西上。明萬曆年間僧真靜建造。清康熙間十四世孫廣信重修。光緒年間僧願宗復修。1923年僧廣印擴建。共有殿宇73間。據傳,此庵建成開光不久,即開《華嚴經》期間,八方信士前來朝聖,因人多而乏水,眾僧精進祈福,未久即於殿側巖石下有雙泉湧出,泉水上乘,清冽甘甜,眾皆稱奇,感歎觀音菩薩靈異,所以,稱此庵為“雙泉庵”。【普濟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華山南,靈鷲峰下,普濟禪寺始建於宋朝,為普陀山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在規劃佈局和建築設計上獨具匠心,是中國寺院建築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築的重要遺存,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普濟寺的僧侶之眾範圍之廣居全山之冠。該寺建於北宋,稱為寶陀觀音寺。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大殿,並賜寺額「普濟群靈」。寺中大殿供有金身釋迦塑像。

普陀山 朱家尖交通渡輪
.jpg)
普陀山 法雨寺
.jpg)
普陀山 普濟禪寺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 晚餐:風味料理
普陀山/息來小莊 或同級
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紫竹林禪院/南海觀音大佛/洛迦山(搭船)妙湛塔 圓通殿/南天門/寧波
酒店早餐後,前往【不肯去觀音院】據歷代山誌記載,後樑貞明二年(西元916年),日僧慧鍔從五台山奉觀音像回國,船經普陀洋面受阻,以為菩薩不願東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稱為「不肯去觀音院」,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紫竹林禪院】的山門和天王殿合二為一,造型很獨特。天王殿正中的大門上聳出一門樓便成了山門的牌樓,門額上題寫的"補袒紫竹林"是康有為的親筆。禪寺裡面供奉著紫竹觀音坐像,可以在此祈福。【南海觀音大佛】於1997年10月30日建成開光,佛像身高18公尺,蓮花座2公尺,三層基座13公尺,總重70餘噸。觀音大佛法相莊嚴,眉似灣月,左手托法輪,右手結無畏。搭船前往【洛迦山】洛迦山與普陀山只有一海之隔,遠看似一尊大佛安祥地躺在蓮花洋上,故稱它為「海上臥佛」。傳說很早的時候觀音大士就在此山參禪做功,專心修道。得道後才從洛迦山到普陀山紫竹林安身說法傳佛,普渡眾生。凡上普陀山進香朝山的佛教徒必上洛迦山,所以有「不到洛迦,就不算朝完普陀」之說。傳為觀世音菩薩發跡、修行之聖地。《華嚴經》載:"於此地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南天門】內群岩聳秀,門前碧波浩渺,門側有清康熙年間武將藍理所題"山海大觀"四字。傳說這裡是八仙過海的地方,普陀山禪宗始祖真歇禪師曾結茅於此。傍晚時分在此遠眺南海觀音,風光無限。普陀山朝拜完畢後。
.jpg)
普陀山 不肯去觀音院
.jpg)
普陀山 紫竹林觀音寺

普陀山 南海觀音大佛

普陀山 洛迦山
.jpg)
普陀山 南天門大觀蓬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 晚餐:風味料理
寧波/綠地鉑驪酒店 或同級
寧波/觀音法界/阿育王寺/南塘老街/寧波
酒店早餐後,前往【觀音法界】位於朱家尖白山山麓,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隔海相望,觀音法界規劃面積為2500畝,總建築體量約28萬平方米。觀音法界是首個以觀音文化為主題,融合弘法、文化傳播、觀光聖境等內容,集文化體驗、藝術展示、以及觀光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觀音文化主題博覽園。觀音聖壇作為觀音法界的建築地標和文化地標,也作為世界上唯一以觀音為原型的佛教建築,是世界上最大規模體量的佛教文化綜合項目。觀音聖壇總建築面積61900平方米(6 19代表觀世音菩薩的成道日),建築高度達91.9米(9 19代表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出家之日)。要想建出這樣一座龐大的佛教聖地,對建造師們的要求更是難上加難。遠眺觀音聖壇,其外立面系統採用了銅、鋁、鈦、石材、玻璃等多種材質,將“聖壇即觀音”的建築理念落地成型。觀音法界可謂舉世無雙,親自來到這,那一定會為之震撼!【阿育王寺】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一座始創於西晉的佛寺,位於鄞州區五鄉鎮寶幢鄮山西麓,以印度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命名,相傳寺中藏有釋迦牟尼頂骨舍利。佛寺在南宋被列為「天下五山之第五」,同時也是日本臨濟宗祖庭,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寺院屢興屢廢,初為律宗,後改禪宗,現有建築多始建於元、明、清三朝,且多為清代重建。【南塘老街】位於寧波古城南門外,曾經是舊寧波商貿文化聚集地的“南門三市”,位列寧波八大歷史街區之一。南塘老街還有眾多人文古蹟,包括南宋“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及其後代世居,以及電影藝術家袁牧之的故居、余氏宗祠等。今住宿於【寧波】。

普陀山 觀音法界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風味料理
- 晚餐:風味料理
寧波/綠地鉑驪酒店 或同級
寧波/台北
酒店早餐後,搭乘班機返回台灣溫暖的家,結束難忘的普陀山之旅。
- 早餐:酒店內使用
- 中餐:N/A
- 晚餐:N/A
溫暖的家
航程 | 航段 | 起飛時間 | 抵達時間 | 航空公司 |
---|---|---|---|---|
去程 | 台北桃園→寧波 | 11:15 | 13:00 | 東方航空 MU 2010 |
回程 | 上海浦東→台北桃園 | 15:50 | 17:40 | 東方航空 MU 5005 |
行程報價包括下列費用:
1.全程機票費用、機場稅、附加燃料費。
2.行程表所列:餐食 / 酒店 / 車資 / 船資 / 門票 / 活動費
3.旅遊責任平安險500萬+ 20萬醫療險 / 海外急難救助險 / 行李不便險。(限由台灣出發)
4.如遇到不可抗力之因素,本公司保有更動航空公司班次、調整行程交通順序之權利。
5.旅客於行程中如須更動調整行程,本公司將會全力配合修正,力求圓滿。
.jpg)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古拜經台.牛首山 5 日
.jpg)
《五台山》五方大朝台.清涼寺.菩薩頂 6日
.jpg)
《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水懺道場.蒙山.樂山大佛6日
.jpg)
《江蘇狼山》大勢至菩薩道場.無錫靈山大佛.南京牛首山.雞鳴寺 5 日

《佛教石窟藝術》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樂山大佛.大足石刻.榮縣大佛 8 日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