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華山 古拜經台
古拜經台位於天台峰西側因金地藏在此誦經而得名,這座建於清代的寺廟,又名大願庵,俗稱古拜經台,省級重點寺院。 古拜經台又名大願庵,俗稱古拜經台。位於天台峰西側平台,因金地藏在此誦經而得名,大願庵始建於清代,雄居於天台峰谷峭崖之間,以大雄寶殿為主體,民居式三進殿宇。住持僧聖明自1993年起重修,形成以大殿為中心的建築群體。大殿坐東朝西,宮殿式,雙層重簷翹角,氣勢雄偉,形成眾星捧月之勢。趙樸初先生為大殿題額。北側地藏殿;東為3層徽派建築-萬佛樓;南為上下5層民居史寮房。整個建築古樸典雅,風格協調,堪稱佛國明珠。 周圍有“大鵬聽經石"、“金龜朝北斗”、“觀音飄海"、”十王朝聖”、“仙人打鼓"等奇景怪石。當陣雨初歇時還可以觀賞到雲海,虛虛實實,佛樂聲聲,恍如仙境。
-
九華山 天臺禪寺
天台寺,又稱地藏寺、地藏禪寺,位於安徽九華山天台峰峰頂,為九華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天台寺是金地藏曾經的住處,並留有「金仙洞」遺蹟。該寺建造於唐宋時期,後廢毀。明洪武元年(1368年)陳履泰、昭蓮重修。嘉靖年間、康熙年間、光緒年間重建。其建築依山而建,三進漸式殿宇風格,最高處殿檐與寺後峰頂岩石相接,門對古拜經台。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聖迹必到之處地,所以往往將天臺稱為九華山主峰,有到九華“不上天台,等於白来”之說。
-
九華山 化城寺
化城寺,位於安徽九華山化城峰的一座佛寺,為九華山「全山百寺之首」。化城寺建造於唐朝,寺名系出自《法華經》。又因為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駐錫九華居於化城寺,風餐露宿刻苦修行,壽近百歲終成正果,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該寺又被稱為地藏寺,九華山逐漸成為著名的地藏道場。雖然該寺歷代被毀,其地位始終位居九華諸寺之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宣德十年(1435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相繼重修,興盛之時,該寺曾有僧侶三四千人之多。1981年,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
九華山 大願地藏園
大願地藏園是一座位於九華山的佛教文化園風景區,景區占地約1500餘畝,建有地藏菩薩銅像及殿堂廳館、亭橋廊榭、塔台樓閣等配套景點與設施。地藏菩薩銅像高99米,是世界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薩銅像。其99米的高度寓意九華山的99座山峰和金地藏99歲圓寂。
-
九華山 九華大街
九華街是一處平均海拔約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聳翠,環山如城。面積約4平方公里,是九華山的核心景區,為香客游人集散地。老街店铺、寺廟林立,僧俗共處,農禪並重,是九華山人文景觀薈萃之地。開發歷史悠久,早在東晉隆安年間(公元40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嶺下創建茅庵,開創了九華山佛教活動先河。有化城寺、放生池、無瑕肉身、慈明肉身、祇園寺、旃檀林、百歲宫、東崖禪寺、回香閣、肉身殿等景點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