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吉樂旅行社,吉樂朝聖探索旅遊追尋佛陀的足跡,一同探索世界盡頭

前往朝聖諮詢
Buddhism Travel Articles

佛教旅行體驗

大品吉樂|來一趟真正的心靈之旅,漫步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真正的朝聖是「發現自我的旅程」,大品吉樂將四大佛教名山、佛教石窟、古剎名寺,轉化為當代旅人能深刻共鳴的心靈地圖,這不是單觀光旅行,而是一場有禪味、有願心的生命巡禮。與千年法脈同在,與諸佛菩薩同願,旅行,很美好。

四川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金頂雲海

 

普賢菩薩梵名 Samantabhadra 意為「普遍賢善」,故又稱「遍吉菩薩」

 

在佛教的菩薩體系中,普賢菩薩代表著「理德」與「行德」的圓滿統一

象徵其功德遍及一切時空,與文殊菩薩的智慧並稱「華嚴三聖」。

其名號意為「遍一切處皆妙善」,強調將佛法落實於行動的修行哲學。

 

經典中的普賢法門

普賢菩薩的教義根源於多部重要佛典,形成系統性的實踐體系:

 

《華嚴經》的核心角色作為毘盧遮那佛的右脅侍,普賢十大願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被視為大乘修行的總綱。經中描述其坐騎六牙白象,象徵「六度萬行」的穩健力量。《法華經》的護法精神,在〈普賢菩薩勸發品〉中,他發願守護持誦《法華經》者,展現「知行合一」的教化特色。密教的金剛薩埵化身,在藏傳佛教中,普賢與金剛薩埵合一,代表「眾生本具佛性」的密義,手持金剛杵與鈴象徵慈悲與智慧的結合。

 

行願精神的三大特質

 

普賢菩薩的修行哲學可歸納為三個核心維度:

 

廣大行

強調「盡虛空遍法界」的修行格局,如《華嚴經》所述:「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這種超越時空限制的實踐觀,啟發現代人突破狹隘的自我框架。

無盡願

十大願王中「虛空界盡,眾生界盡,我願乃盡」的誓願,體現真正的慈悲不以條件為轉移。日本學者木村清孝指出,此願力結構影響了東亞佛教的利他主義傳統。

具體性

不同於抽象的理論,普賢行注重「一花一世界」的當下實踐。宋代大慧宗杲禪師便曾以「運水搬柴無非妙用」詮釋此精神。

 

藝術表現與文化符碼

 

普賢菩薩的造像系統蘊含豐富的教義密碼:

 

漢傳佛教的智者的形象

通常手持蓮花(表清淨)與經卷(表法脈),與峨眉山金頂的銅鑄普賢像(高48米)形成聖地信仰。

日本東密中的特殊地位

京都東寺的「普賢延命菩薩」造像,反映其與延壽法門的結合,手持如意寶珠象徵滿足眾生願求。

唐卡中的雙身普賢

藏傳佛教以「普賢王如來」表法身根本,藍色身相代表究竟空性,常與白色「普賢佛母」雙運,詮釋覺性圓滿。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賢菩薩道場」


全山以海拔3,099米的萬佛頂為最高峰,山勢巍峨雄偉

地質構造橫跨寒武紀至二疊紀,形成「一山三地質時代」的奇觀。
層巒疊嶂、林海蒼茫,雲海與佛光常現於金頂

使峨眉山成為兼具地質奇觀、宗教信仰與生態智慧的靈山聖境。

 

峨眉山的佛教緣起可追溯至東晉年間。

 

相傳高僧慧遠的弟弟—慧持大師,遊歷至巴蜀之地,見此山形似美女雙眉,雲霧繚繞、氣象非凡,便在山中建寺修行,開創了峨眉佛教的最初道場。從此「峨眉」之名流傳,意指山形秀麗如蛾眉。

《華嚴經》記載:「西南有處名光明山,諸菩薩於中止住」,

 

後世佛門認為處「光明山」正是峨眉山,並尊此為普賢菩薩的道場。也因此將此視為普賢菩薩的應化聖地。普賢行願強調實踐與慈悲,深受中國信徒敬仰,信仰也隨著朝山禮佛的腳步一步步在此生根。

 

唐代時,傳說武則天夢見普賢顯化於此,於是敕建寺廟,並命人搜尋聖跡。宋代後,文人高僧紛至沓來,於峨眉山題詩論法,留下許多文化與宗教記憶。明代萬曆年間,慈聖太后為還願捐建金頂銅殿,聖像莊嚴,法音悠遠,更鞏固了峨眉山作為普賢道場的地位。

峨嵋山寺院建築與聖跡

 

報國寺:山腳門戶寺院,為朝聖起點,環境清幽、楠木參天。

萬年寺:始建於東晉,為普賢道場核心,銅鑄六牙白象與普賢聖像鎮守山中。

清音閣:水聲潺潺之地,雙橋飛架、亭閣臨溪,詩意十足。

伏虎寺:位於林中,傳為佛教與武學合修之地,羅漢群像氣勢磅礴。

金頂:最高處設有金殿,佛光常現,供奉十方普賢,眾生敬仰。

洗象池:傳說為普賢浴象之所,山泉清涼,古意盎然。

聖積寺銅塔:十三層樓閣式大塔,鑄滿佛像與經文,是佛教藝術之瑰寶。


 

🔥 推薦旅遊行程


《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水懺祖庭.蒙山.樂山大佛6日

走入《華嚴經》所述的光明山,踏上普賢菩薩的行願之路。
從報國寺啟程,朝禮萬年寺與金頂銅殿,於雲海佛光間禮敬六牙白象,體悟十大願王的慈悲精神。旅程亦造訪水懺祖庭寶華寺,靜心誦懺,深入法門根源。登蒙山大佛遺址,俯瞰岷江江岸,再至樂山大佛,感受佛法千年的厚度與震撼。

上一則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海天佛國
下一則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清涼聖境
《中國。佛教名山》
吉樂旅遊 為朝聖者打造兼具深度旅行與禮佛之路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華山。它們不僅是佛教四大菩薩的道場,更被譽為「金五台、銀普陀、銅峨嵋、鐵九華」,也是自然與文化完美結合的典範。它們以獨特的佛教氛圍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吸引著無數旅人前來探索與朝聖。在這四座名山的旅程中不僅能欣賞到絕美的風光,還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智慧與慈悲,讓人身心愉悅,心靈洗滌。
聯繫吉樂旅遊
line2 線上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