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雞足山.大迦葉菩薩道場
大迦葉尊者 Mahākāśyapa 拈花微笑的頭陀典範
在佛教僧團的歷史長河中,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 尊者以「頭陀第一」
苦行風範與「佛心印」的傳承地位,成為連接原始佛教與禪宗傳統的關鍵人物。
這位手持金縷僧伽梨、眉間常放白毫光的長老,是佛陀教法的守護者。
付法藏第一祖 佛教大長老
大迦葉尊者在佛教史上的獨特地位,作為第一次結集(王舍城)的召集人,他嚴格遵循佛陀「小小戒可捨」的遺教,卻在結集時堅持誦出全部戒條,展現「以戒為師」的保守立場。《五分律》記載其駁斥阿難「女人出家減損正法五百年」的爭議言論,反映對僧團純粹性的堅持。
禪法突破者: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的公案(見《聯燈會要》),標誌著「教外別傳」的心法肇始。宋代大慧宗杲禪師評曰:「迦葉擎拳,阿難合掌,黃面老子旁觀失笑」,揭示其超越儀軌的靈活性。
大迦葉尊者道場 雲南雞足山
雞足山位於雲南大理州,主峰天柱峰高達3,248米,山形如雞足而得名,是中國佛教第五大聖地。自唐代以來,因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迦葉尊者在石窟入定」的說法與此地相符,逐漸被認定為大迦葉入定之處。山中佛教傳承融合漢傳、藏傳與南傳佛教,構築出顯密並存的修行體系,被譽為漢傳佛教最邊疆的靈性堡壘。
佛陀的傳承衣缽
根據佛教典籍記載,釋迦牟尼佛在臨入涅槃前,將金縷袈裟與法脈交予首座弟子大迦葉,
囑其於入滅後隱入山中守護衣缽,待未來彌勒佛降世時再傳。
傳說大迦葉來到雞足山,於岩洞中入定,身形不壞,周圍石壁封閉,自此成為「華首門」聖跡的由來。
民間更相傳,山中常現佛光異香,金頂寺日出時會見七彩光環,象徵諸佛加持,吸引無數朝聖者至此巡禮。
另有「一缽千家飯」的修行傳統,來自於迦葉尊者化緣千家之行,象徵簡行苦修與慈悲普渡的精神。
景點與佛寺介紹
金頂寺:位於天柱峰之巔,是全山象徵與朝聖終點,寺內供奉大迦葉法相,融合漢藏風格,靈氣深厚。
慧燈庵:幽靜山林中的小庵,相傳為迦葉現身加持之地,適合靜坐內觀,氛圍清淨安寧。
華首門:天然石門,傳為大迦葉入定守衣處,意象深遠,是象徵法脈相續的重要聖跡。
迦葉聖殿:殿內供奉迦葉像與「守衣圖」浮雕,重現佛陀授衣傳法的核心傳說。
祝聖寺:雞足山主寺,近代由虛雲老和尚重興,是漢傳禪宗修行與朝山掛單的中心道場。